top of page
搜尋

學語言三部曲

朋友問我,該不該讓小ㄧ的孩子進補習班了?他該如何教孩子學語言呢?


我認為學語言的方法,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步驟:


(1)奠定學習動機:(motivation)


學習動機的扎根,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不為考試而學,而是為了增進自己的能力而學,為了運用而學、為了幫助他人而學,這些都是未來學習的動力來源喔!


孩子越小越需要引導,因此父母、師長的引導很重要。


父母要注意自己告訴子女話語,因為這很容易變成子女認知到父母對他的期待設定。


例如:


我花錢讓你學習,是為了讓你將來考上好成績、好學校。


孩子只會學到,好成績、好學校是父母的期待。所以未來很容易變成,如果拿不到好成績,就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待,而產生失落。


因此,父母要引導孩子的學習動機的時候,其實自己也要先釐清,自己為什麼希望他學習。


(2)啟動資訊輸入模式:(input)


學習語言的第二步驟,就是開始在各種情境大量接觸各種基本單字、句子。


人類基本上是靠模仿學習而來的,因此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、孩子無形之中就會輸入大量的知識庫。


所以越基礎的知識學習,都需要大量的練習,而且頻率次數要逐漸增加,養成學習的習慣。


像是,放英文歌,看英文卡通,上英文課,跟爸爸媽媽講英文,都只是增加他的練習頻率的方式。


每個孩子的學習速度不一樣,有的孩子吸收速度快,老師剛講完,就可以舉一反三,但是有的孩子吸收速度慢,老師講完了,可能要累積很久很久之後,才會突然明白。


但是,不論哪一種,都需要大量的接觸、大量的輸入資訊。


(3)創造學習使用情境:(output)


學語言的目的,是為了溝通,而需要的表達能力。所以多嘗試設計一些「溝通場合」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,讓各種單字、句子(input),有機會用出來(output),同時也是訓練表達能力。


剛開始孩子只要有表達,就應該給予鼓勵,讓他知道表達會得到好的稱讚,但是隨著年紀逐漸增加、知識量也隨之改變的時候,父母就要隨著孩子的能力,逐漸調高期待,所以父母親也要時時刻刻的學習,才知道該如何調整喔!


讓我們隨著孩子一同成長學習吧!


#其實任何學習都跟這三部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喔


#學會計也一樣:釐清動機、大量練習、運用產出,你學會了嗎?


#圖片來自網路


bottom of page